首页 > 时政 > 文章详情

韩启德院士:把老年人群当作资源 重视老年人自我价值
转载自:中国医院院长 2022年06月29日 16:48 568 阅读

 微信图片_20220630110636.jpg

       作为北京大学和一个学会牵头来完成的这部《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蓝皮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与施策(2022)》,具有鲜明的特征。它既有理论深度又紧密联系实际;既全面又结合重点;既讲究科学的精神和方法,又重视人文关怀;既有战略和政策的深度研究,又提出很具体的措施建议,甚至包括一些标准的制订,比如说康寿幸福之乡的评价标准等等。

       

       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涉及方方面面。这部蓝皮书重点选取两个主题:一个是健康老龄化,一个是积极老龄观。这也构成了这部蓝皮书的鲜明特点。

 

       实现健康老龄化是应对老龄社会挑战的重要策略。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经到了77岁,但是平均健康寿命只有68.7岁,也就是从失能到去世要经历8.3年,这不仅是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更是老年人承受的最大痛苦。所以,我们不仅要延长寿命,更要延长健康寿命,这要成为我们主要的着力点。

 

       关于积极老龄观,内涵很丰富,我只强调其中的两点:

 

       第一点,需要把老年人群当作资源,而不是负担。老年人特别是健康老年人的智力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有那么多到了退休年龄,但仍然精力充沛的工程师、教师、医护人员、律师、经济师等等,他们是中国社会非常宝贵的人力资源。即使是贫困地区的农村老人,其中相当一部分也还承担着非常重的任务,很多田是他们在种,很多留守儿童是他们在照看。我认为总体而言,我们不应简单地把老

 

       年人看作负担,而应该把他们当做资源加以充分利用,这才是积极的老龄观。

 

       第二点,要重视老年人的自我价值。这方面我们以前讲的很少。老年人具有强烈的精神需求,他们不愿意脱离社会,希望继续实现自我价值。他们希望被社会所接纳,而不愿被社会推在一旁。同时,衰老是个不可回避的进程,要下力气帮助他们解决对衰老、对疾病、对死亡、对生命的认识,使他们从价值观上得到提升。

 

       我们需要针对上面两点来加强我们的工作。首先,我们国家现在规定的退休年龄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应该加快退休制度的改革。这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但每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我本人觉得,不可能有一个退休年龄,一刀切下去是合理的,还是要实行弹性的退休制度。不能规定一个年龄,但是可以规定一套的合理制度来实现弹性的退休制度。

 

       其次,既然老年人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我们就要下力气把老年人的资源有效组织起来,这方面有很多工作可做。例如我们能不能组织银发支教团?据我了解,我们好多退休教师,即使到了70岁,都还精力充沛,他们都很积极愿意到贫困地区去支教,时间可长可短,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又如关于老年照护储蓄,现在已经有了试点,需要我们继续摸索经验总结教训,加快推进。还有,我们能不能搞老年人自办自住的养老机构,在这个机构里面主要的工作,包括服务,哪怕是打扫卫生等都由入住的老年人自己来做,同时扩大与周围社区的交流,在为社区服务的同时,获取社区的资源、取得社区的支持。

 

       总的来说,我觉得我们还有太多的事情可做。我非常同意高强部长刚才讲的,我们的老龄工作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是乐观的,而不是悲观的;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最后,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老年人群的异质性。同样的年龄,有的老人已经失能,需要我们全方位的照护,而有的老人身体还很健壮,需要我们提供他们服务社会的机会。我们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不能采取一刀切方式。

 

       今天的发布会开得很成功,给我一种“小马拉大车”的感觉。会议的主办方只是北京大学的一个课题组和一个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再加一个二级学会。但参会的有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有原来的部长、有将军、还有几位院士,他们都发表了那么精彩的讲话,而且我们的蓝皮书做得这么好,有这么大的社会影响。这告诉我们,要做成一件事,不在于有多大的牌子,关键在于真下功夫,讲求实效。


       我建议会后做好宣传,把这本蓝皮书的精神让更多的人知道。我相信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情,我们就能为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今后我也将和这个团队一起更加努力,更加深入研究,同时也做出一些具有显示度的能够带动全社会的创新行动。

 

韩启德: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

以上内容来自韩启德院士在626日,《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蓝皮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与施策(2022)》新书发布会上的讲话

 

微信扫一扫
收藏
相关阅读

评论

请先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