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文章详情

迈向中国式现代化:中医医院的发展新径
2024年12月24日 11:23 57 阅读
         文/何强 陈岩明(整理)

中国的高水平医院与西方国家高水平医院相比有什么优势?其中两点特别突出:第一,我国的公立医院是党领导下建设的公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能够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执行力更强,能够更好地以人民群众健康为出发点与落脚点而开展医疗服务工作;第二,我们有西医学和中医学两套医学体系,可以在疾病诊疗过程中做到能中则中,能西则西,中西医融合发展。这可以也应该是以中医医院为代表的“中国式现代化医院”最大的特色和亮点。

 

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前身是成立于1931年的浙江省立医院。经过90余年的发展,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两套医学体系融合优势,凸显医院公心文化,全力推进一流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和一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建设,努力探索走出“中国式现代化医院”之路。

 

2024年医院荣获“浙江省模范集体

 

赓续医脉,在时代大潮中铸医魂、传医道

 

1931年,首任院长陈万里在建院时提出“公医院”理念——由一群具有医学理想、仁爱廉洁的医疗团队组成的比较纯粹的医疗机构。期间他竭力实践并不断丰富完善这一理念,带领医院进入最初的发展艰苦创业期。1937年11月,医院南迁,在战火中浴火重生,坚持服务抗战。抗战胜利后,医院一分为三,主体迁回杭州,即今天的浙江省中医院,两个分部分别迁往绍兴和浙北,如今已成为当地最重要的医疗力量之一。1949年,在老院长陈礼节带领下,毅然做出决定:“永远跟着共产党走!”随后选派医疗队与解放军一起南下,服务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期,医院又派遣20余人赴朝鲜,在战场上书写了一系列“医疗奇迹”。

 

首任院长陈万里先生在建院之初提出的“公医院”理念

 

1956年,医院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全国引进33位中医药名家,改组为浙江省中医院,开始在综合性医院基础上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程。得益于医院中西医并重的发展模式,中西医相互学习与结合,医院迅速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派中医”十大学术流派,也取得了许多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技术与成果。1980年,医院划给浙江中医药大学(原浙江中医学院),成为其附属医院。同时深度参与浙江省人民医院和浙江省第二中医院筹建。2001年,医院主动承担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入驻钱塘,在全国率先开启“一院两区”发展格局,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保驾护航。

 

200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为医院争创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作出批示,向医院牵头成立全国第一家省级名中医研究院发来贺信。在批示和贺信精神指引下,医院已发展成为国内中医医疗服务系统和浙江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之一。今天,医院在党建引领下,围绕“文化聚合力,传承增自信,创新筑高峰,发展扩体量,服务暖人心”五大主题,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围绕五大主题点燃“红色引擎”

 

医院党委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理念”,开创“三同工作法”,做实三级联动,将党建责任制与业务目标责任制同向落实,党建思政与业务学习同步落实,服务患者与关心职工同频落实。党建述职、目标责任制考核、干部述职密切关联,互为一票否决,确保党建工作全方位融入五大发展主题,成为助推医院发展的“红色引擎”。

 

强引领,文化凝聚发展合力。以大党建谋求大发展,构建工作“四心体系”:铸同心、促中心、保公心、明重心。

 

铸同心,突出政治引领,全面贯彻第一议题制度,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医院建设发展全过程,将决策部署贯彻到推动医院发展的各环节。


促中心,加强党的建设,严格贯彻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全过程,聚焦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党风廉政和安全稳定。

 

保公心,提升服务能力,确立“以患者为中心,以员工为核心”的理念,在一系列卫生健康改革和重大行动中积极作为。


明重心,创新基层党建,围绕重点工作,设立年度主题实践活动,整合基层党组织通过集体志愿服务、多方共建等形式,增强党支部组织力和凝聚力。

 

期间,医院坚持公心文化“内以仁心践医道,外以公心塑品牌”策略。以廉养心,开展“仁和清风”廉政品牌建设,促使廉政意识深入人心。以文化人,每年举办品牌文化活动和典型选树,并重奖先进人物与团队,凝聚干事创业热情。以诚聚力,将“人才强院”纳入发展战略 , 推出“三鹰”“双青”人才工程和“626”人才工程,打造卓越团队。以行践心,推出并推广中医药集市、健康茶饮、夜门诊,促进群众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并享受中医。以道会友,打造系列学术交流品牌,每年举办管理和各学科学术分享会,促进共同进步。以言传善,突出正能量宣传引导,如以“乌梅汤”传播热点为突破,着力推进中医药助力美好生活理念,促进“互联网+中医药”服务模式领跑全国,实现医院品牌与业务双赢。

 

 

重传承,彰显中医特色优势。以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为载体,改扩建国医馆,全面优化办公条件和发展软硬件环境,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和师承机制创新,开创浙派中医“群师带群徒、师生同临床”的传承模式。成立中医药发展部,梳理医院中医十大学术流派,开展非遗申报和技艺传承。出台名中医查房制度,组织名老中医进病房,在每个病区定期开展名中医带教查房,实现中医西医深入融合。全力推动“西学中”工作,举办各种西学中班,全方位提升西医对中医的认识与支持。推进中医学中药,特聘国内中药界权威专家来院设立工作室,组织开展“识药功夫深、 妙手可回春”中药辨识系列培训。邀请顶尖专家团队,举办中西医结合传承创新论坛,共同探索中西医结合路径。

 

求创新,以新质生产力筑高峰。医院是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确定的中医系统省内唯一一家研究型医院,这对医院科研与创新能力寄予厚望。医院制定研究型医院建设“333计划”,在三年建设周期内,持续投入三亿元专项经费,支持“人才强基工程、学科攀登工程和平台能级提升工程”三大核心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创新能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医院科研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2023年科研创新成果转化金额达3100万元,占比超过全省医疗系统50%,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突破30项,位居全国中医系统第四位,科研创新成果转化金额超5600万元,在浙江卫生健康系统遥遥领先。同时,国家医学中心创建有力推进,四大学科入选国家中医药高水平学科名单。

 

谋发展,优化功能布局,提升辐射能力。针对医院六大院区特点,分别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高地、数字化智慧康复先行地、医教研高水平科创中心、数字医学协同发展高地和未来医学发展中心,完善医院医教研综合服务功能。

 

浙江省中医院一院六区发展格局

 

近年来,医院实力持续提升,综合排名稳居全国同类医院前十。牵头成立首个覆盖全省的医联体,并依托县级成员医院,打通县域医共体,全面落实“7+2”百科帮扶,促进山区海岛县域中医医疗机构跨越式发展。如帮扶安吉县中医医院,实现该院在国家二级公立中医院绩效考核中排名全省第一;帮扶开化县中医院,帮助该院成为全省26个山区海岛相对贫困县中医院首个达到三乙水平。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中医药海外中心数量,深化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建设,组团赴古巴、巴拿马举办“浙江省-马坦萨斯省中医周”活动,成功创建国际化医院。

 

借数智,促进服务便捷高效。完成医院新一代信息系统升级建设,以数字化为助力,大力推进“智慧中医大脑”和“元宇宙”医院建设,落实“处方一件事”改革,实现“最多跑一次”和线上“通办”。

 

举例而言,医院通过大数据技术保护和挖掘名老中医经验,将名老中医经验通过云端服务于基层。目前数字孪生机器人已在安吉、奉化等基层医院推广并受到欢迎,群众可以不出县域就能实时享受到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服务。医院用区块链技术,保证中医药质量,从药材种植到派送实现了全流程可追溯,让老百姓喝放心中药。医院还健全医院运营管理体系,建立精益管理模式;推进智慧后勤建设,优化院区环境,拓展周边商业配套,方便本院职工和广大就诊群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时代医院党委已经绘就新蓝图,全院上下将勠力同心,坚持党建引领,清正廉洁,开放包容聚合力;守正为本,润育桃李,传承医道续华章;勇立潮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图创新;博学精研,提质增效,数字赋能促发展;厚德载物,仁和济世,精诚服务暖人心;中西协同,融会贯通,卓越至善创典范,统筹六大院区发展,大踏步向建成现代化综合性研究型中医医院的目标迈进。

作者信息:何强为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 

陈岩明为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宣传统战部副部长

编辑 张晓利

微信扫一扫
收藏
相关阅读

评论

请先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