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 > 文章详情

共筑共拓 首份“团标”助力POCT检验接轨大质控
作者:黄柳 2024年07月01日 12:21 7493 阅读

即时检测(point-of-care-testing, POCT),也被称作“床旁检验”,因其快速,易操作,体积小等特点,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从急诊科、ICU到儿科、内分泌科等,POCT在辅助临床快速诊疗方面都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由于分散检测,若操作不规范、质量控制不佳,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将大受影响。

共筑POCT标准化,共拓行业新未来

由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共计25家医院共同撰写的《医疗机构POCT检验信息化应用技术规范团体标准》于今年4月发布。

作为国内首个针对POCT检验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技术规范标准,6月23日,在广东省卫生信息网络协会主办的智慧检验分会工作会议暨POCT信息化管理研讨会上举办了《医疗机构POCT检验信息化应用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发布仪式。

从左至右:黄茹,陈志红,周强,李广华,顾兵,孙宝清,梁会营,段朝晖

 

管理需求叠加信息化优势

2023年,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2023-2025年)的通知》(国卫医政发﹝2023﹞12号),明确指出“建立健全覆盖检查、检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室内质量控制,重点关注即时检验(POCT)质量管理,全面提升医疗机构检查检验质量。”

为响应通知精神,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广东省率先从设备选型、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管理、室内质控管理、人员管理及培训考核、网络信息安全等信息化管理的各个纬度,集合业内专家共同编著了《医疗机构POCT检验信息化应用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对提升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完善POCT管理体系与加速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牵头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质控科、检验科、信息科等部门通力合作,先行先试为该团体标准的框架与内涵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确保标准的适用性与科学性。

“这是实实在在的管理需求叠加信息化优势的产物。”广东省人民医院信息管理处负责人梁会营教授表示,伴随绩效“国考”等政策的深入实施,医院管理精细化迈向纵深,医院职能科室、业务科室对信息科的认识、信息科自身的定位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许多管理提升的工作需要信息科参与顶层设计,这些工作也确实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可以说,信息化是医院医疗质量与效率提升的有力工具。”

在医院质量管理、质控体系建设中,POCT检验质控就对信息化工作提出了诉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梁会营教授表示,POCT信息化纳入质控系统后可建立一体化的数字管理平台,这能让数据的价值得到释放。 

 

应用潜力大 质控势在必行

“医院‘五大中心’建设推动了POCT的应用价值。”如与会专家的观察,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兼急诊科主任李小悦教授就表示,POCT具有快速采样、简便、方便等特点,对急危重症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快速、便捷确实毋庸置疑。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顾兵教授举例,在急诊、胸痛中心的心梗诊疗中,肌钙蛋白这项指标用POCT可实现分钟级检测,为患者救治赢得黄金时间。还有血糖检测,该指标是各科室术后患者监控的重要指标,关系到紧急情况处理和住院床位的周转效率,POCT也颇有优势。再比如新生儿黄疸检测,静脉血检查必须要到检验科,但POCT检测用脚跟血即可,门槛降低了许多。

顾兵教授同时表示,当前,POCT检测设备分散在临床的各个科室,存在诸多管理上的问题:如检测报告发放不规范、质控意识弱、检测仪器统一管理难、操作人员培训覆盖不全等等,急需智慧化解决方案。信息化系统的引入将有望改善当前POCT管理的痛点,提升POCT检验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 

梁会营教授则介绍,POCT信息化建设能够规范POCT设备的准入和操作人员资质授权,并且能够监控设备的状态和质控结果,规范临床诊疗操作流程,对诊疗流程起到全方位监管的作用。“设备何时购置,是否经过了质控校准,操作人员有无经过规范培训,定期维护是否正常进行……这些与检验质量相关的数据会应被信息系统全面记录并有智能提醒。”他们表示,此次团标的发布将对广东省及全国医疗机构POCT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指导建议,为全面实现POCT质量管理目标添砖加瓦。  

专业赋能,让POCT优势最大化

“在国家推进分级诊疗政策的过程中,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POCT设备在基层机构乃至家庭落地应用。”顾兵教授提到,正因为看到POCT的优势与未来应用趋势,广东省人民医院致力于做好这项工作,将质控网络的工作提上日程,先行探路,惠及更多的基层机构与患者。

顾兵表示,这是检验专业的责任所在,使命所系,“检验类设备从查漏补缺的‘买买买’、追求新技术过渡到做整体规划、整体协调的推进是必然趋势。”

他还坦言,临床科室的主业是看病,不会将过多精力放在检验上。然而,检验不简单,质量控制非常重要。科室拥有有多少POCT设备、采集了多少标本,纳入质控体系的设备比例有多少,还有非常重要的人员管理问题,谁在操作,是否定期进行人员资质培训。这些事项任何一家上规模的医院都需要细致对待,因为这些要素都是质量体系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如果设备不联通,数据不打通,没人知道设备使用情况如何,测了多少次。因此引入POCT信息化管理非常重要,把这些‘孤岛’从源头上打通,这样才能推进质量管理并保障临床诊疗。”

梁会营教授也表示,信息科在知晓检验科对POCT设备管理的相关质控诉求后,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但拿出方案并真正落地并不容易,这得益于医院多部门的协作以及医院顶层设计中对这一管理事项的长期重视。

信息化或助力结果互认,基层POCT管理仍需加强

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控制合格为前提,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的原则,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但实际落地却不容易,对此顾兵教授坦言,对检验来说,我认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去进行结果互认是可以的,信息化手段可能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也不能忽略医院的检测体系和检测时间,很多政策是需要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前提下去科学制定的。

“五大中心“的建设将更多的POCT带入了基层市场,基层医院的POCT管理或将会成为新的难点。对此,梁会营教授表示,“随着移动医疗的发展,医养康融合发展,POCT设备正加速进入基层机构、社区乃至进入家庭,因此POCT信息化下沉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关键。”顾兵教授补充到,信息化团标的基层推广还是很重要的,我们做这个团标也是要往基层去延伸去推动,只有这样才能完善整个行业体系的质量。

微信扫一扫
收藏

评论

请先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