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文章详情

领导力| 王争:站在巅峰,再写学科新光彩

原创

作者:张晓利 2025年01月21日 16:14 789 阅读
作者张晓利 
运营| 孙悦
来源|《中国医院院长》杂志
建院180年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以下简称“仁济医院”),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创新,如今犹如一座宝库,有太多特色探索和经验。作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学科,更是实力强劲。
学科门类齐全,自然无需多言,重要的是有一大批优势学科。据仁济医院副院长王争介绍,仁济医院现有1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个复旦排行前十的学科。其中,有消化科、风湿科、麻醉科等传统优势学科薪火相传,也有肝脏外科、生殖医学科等新一代学科熠熠生辉。那么,这家多个学科站在巅峰的头部医院,如何再写学科新光彩呢?
缔造三大高地五大中心
谈及学科建设,王争从仁济医院近年的“日新月异、脱胎换骨”谈起。
王争在仁济医院辛勤耕耘29载,亲身见证了医院近30年的蜕变。1995年他初入医院时,仁济仅占地13亩,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仁济医院地处上海外滩与人民广场之间,位处市中心,地段虽优,却面临扩张困境。”1999年“东进”浦东这片改革开放热土后,仁济步入快速发展关键阶段,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机遇,逐步拥有东西南北四个院区及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成为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当时,医院强调各院区不能做成缩小版仁济,而要成为仁济的一部分。”王争表示,各院区遂推行同质化发展下的差异化布局,形成特色以满足周边群众就诊需求。
其中,学科错位布局是关键。仁济东院为总院,科室齐全、优势明显,重点专科集聚。西院是以泌尿外科为主的大专科小综合,专科特色鲜明,以老牌优势专科吸引全国患者。南院以区域医疗中心为建设目标,着力“补短板、强优势”,在郊区新建三级医院中名列前茅。北院为生殖医学中心,小而精,以生殖医学专科诊疗与科研为主体。
为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医院提出“三大高地、五大中心”学科布局。三大学科高地包括肿瘤中心、大器官移植、重症危重症医学三个学科群。
肿瘤中心整合多学科优势资源,聚焦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创新诊治模式,实现规范化个性化精准诊疗,以提高肿瘤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为目标,打造集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支持等为一体的肿瘤防治中心,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大器官移植学科群则是在已有优势基础上再进阶。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仁济医院院长夏强教授领衔的肝脏外科成绩斐然:肝移植手术量自2011年起连续13年稳居全国首位,单中心儿童肝移植实施例数连续11年全球领先。
对标知名机构移植中心,提升手术质量,提高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建成国内乃至国际最大的器官移植技术中心、培训中心和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移植免疫研究中心,是大器官移植学科群建设的方向。
仁济医院危重症学科群久负盛名,对标国内外顶级医疗机构学科建设标准,整合医院各强势学科的优质医疗和人力资源,建设中心ICU,建成国内领先的一流危重症诊疗中心和研究中心,实现“危重症诊疗学科群”融合式联动发展。
与之相辅相成的是,医院以优势学科为骨干建立五大中心。一是泌尿中心,以西院区为主,致力打造泌尿专科医院。
二是自身免疫中心,以风湿科和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为核心,布局南院区。
三是妇产生殖中心,未来主要布局南部院区。
四是消化病中心,消化科是传统优势学科,三个院区布局不同亚专业。
五是实训中心,作为教学医院,在东部院区腾出2000平方米作为实训中心。王争总结,仁济医院的优势学科涵盖内科、手术科室、平台科室等,正是这些学科助力着医院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数字化赋能学科再登峰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席卷的时代,医疗领域正发生着深刻变革。对于医院学科建设而言,数字化赋能恰似一把强力钥匙,开启了攀登更高峰的大门。
近年来,仁济医院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将智慧理念全面融入医院各项工作。其中,数字化赋能学科建设更是关键环节之一。
王争以三大学科高地为例进行了简要介绍。危重症诊疗学科群积极建设重症医学数字孪生项目,涵盖及时可视化响应指导、远程会诊、远程探视等内容,将人工智能运用于重症医学相关疾病诊断与患者管理,有效提升重症精准救治及医疗服务能力。
大器官移植学科群所在的肝外科大楼,凭借智慧化楼宇建设、智慧化手术室、智慧物流、机器人转运等特色,成为医院的亮丽名片。肿瘤中心在建设之初便确立了三个目标:以MDT为抓手推进肿瘤规范化治疗;以高质量大数据为核心开展临床研究;以信息化建设促进多学科合作为关键,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当然,三大学科群的数字化赋能仅仅是仁济医院智慧医院建设的一个缩影。仁济医院还在以评促建,积极打造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
具体而言,医院坚持以数字赋能智慧服务,落地“便捷就医服务”七大场景,提升患者就医感受度。如通过优化流程、试点无感支付、推行智慧导医等方式,减少环节,缩短患者排队等候时间。在智慧医疗上,仁济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日间手术并成立日间手术中心,提高运营效率。
同时,医院借助大数据建立AI应用场景,用于疾病诊断、疗效评估、治疗方案制定等,并运用高质量数据打造同质化、一体化管理系统。“点点滴滴,促成了医疗的高效率。”王争分享。
仁济医院互联网医院也成绩斐然,作为上海市首批试点单位,自2020年上线以来,累计服务量居上海市级医院首位。
医院还创新开发落地了互联网医院+养老院、互联网医院+社区、互联网医院+商业保险、互联网医院+国际远程医疗等多个特色项目,不断提升大型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医疗服务能级。“互联网医院作为新生事物发展迅速,建议在推进技术的同时加强管理,建立互联网医院质控体系。”王争提醒。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医院已着手布局“十五五”规划,将持之以恒地朝着把医院建成“创新型、研究型、智慧型、国际化”的国际一流医学中心城市标杆医院的目标迈进。
扫描二维码
与本文作者互动


 

      作者| 张晓利 
   运营| 孙悦
来源|《中国医院院长》杂志
感谢关注《中国医院院长》公众号,每天都有好内容

 

 

微信扫一扫
收藏

评论

请先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