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文章详情

最新|三级公立医院“国考”成绩发布后,第6张成绩单揭示了什么?

原创

2025年03月19日 18:36 3330 阅读
来源| 中国医院绩效改革研究院
运营| 孙悦

 

日前(3月18日),2023年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正式发布,基于2023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数据的基础,更加明确地揭示了三级公立医院发展的核心导向,更加强调内涵建设的导向,一方面在原有权威监测体系上做了分层评价的相关优化,另一方面不再展示各医院的得分和排名顺序,仅显示医院名称及其所处的档位。根据整体数据情况,将各医院档位划分为ABCD,其中对综合医院的档位进行细化。这份没有排名的国考成绩单,如何能够进一步指引公立医院的转型发展,医院管理者应如何正确解读这一份考核结果?

从关注考核排名转变到内部改进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6年来,在引导公立医院明确功能定位、持续提升内涵、不断优化结构等方面发挥了“指挥棒”的重要作用,也逐渐让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分析、用数据决策的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即便2025年国家对于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从考核更名为监测并不意味着这项管理工作要求力度弱化,而是进一步传递当前国家对于三级公立医院发展的明确信号。
国家卫生健康委过去多次强调,各医院要根据年度考核结果,主动调整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方案,要将关注点从“关注考核排名”转变到“思考内部改进”,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通过2023年的评价结果,更加强化体现国家对于引导公立医院关注内部发展与建设问题的思考,在此基础提升自身的专科服务能力,提升临床专科解决患者疾病问题的总体能力,从“零件强”,到“系统强”,避免陷入追分、过度关注排名而本末倒置的困境。

从过度关注追分转变到能力提升

2023年度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评价,更新为综合、口腔、肿瘤、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儿童专科、精神专科、传染病、其他专科医院等八大分类,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没有预算管理关系的医院,按照机构类别归入相应监测类别,不再单设无财务年报组。
关键指标监测的重大改变
依据预算管理级次做了相应的监测评价优化,将医院区分为省级及以上医院、地市级医院、区县级医院三个层级。省级及以上医院包含预算管理级次为中央级和省级的医院,以及副省级市预算管理级次为地(市)级的医院;地市级医院为普通地级市预算管理级次为地(市)级的医院;区县级医院包含预算管理级次为区级和县(市)级的医院。其中,地市级医院和区县级医院的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不再纳入监测范围。
危重诊疗能力的持续强化
通过CMI值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住院次均费用进行校正;应用四级手术例数对应的系数对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占比、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进行校正。同时,根据数据质量和质控结果,对异常数据进行清洗。
终止绩效评价的追分陋习
通过2023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数据的基础,国家明确传递当前对于医院治理的导向,首先,是在保持原有评价方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不再展示各医院的得分和排名顺序,仅显示医院名称及其所处的档位。另外,也全面取消关于各监测指标的满分值,真正切断过去绩效考核工作医院追分的陋习。最后,根据整体数据情况,将各医院档位划分为ABCD。其中,对综合医院的档位进行细化,明确当前医院发展转型提升在全国层面的区段。

站稳医院定位加速提升业务能力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体系作为一套权威的评价体系,6年来为大型医院管理注入许多关键导向的转变,特别是破除医院盲目扩充规模的问题,转为认真关注医疗业务结构问题,在以CMI指数与四级手术例数的交叉应用,加速了公立医院医疗核心业务的落实。
今年,地市级医院和区县级医院的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不再纳入监测范围,也是国家展现帮助各级医院站稳自身定位,将更多的管理重心投入临床一线,提升临床专科解决患者疾病问题的总体能力。
中国医院绩效改革研究院自2019年7月6日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将通过医院实地调研与学术研究来总结卓越管理实践、助力国家考核体系落地、从实操层面开展赋能活动作为核心使命,不唯分数,而是探讨指标背后的深层管理内涵,以问题为导向助力公立医院推动管理变革,这些年来跟随着国家政策的脚步,持续细化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的体系下,推动医院提升内涵建设工作。

提升专科服务水平带动新质生产力

近三年中国医院绩效改革研究院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之下,进一步探索在#10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下,从10个病种的“抽样”监测,以木见林的角度进一步拓展,关注医院评估学科建设的完整性,病种特色与吸引力以及常见病的诊疗水平。
加之2024年3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发布《国家临床专科能力评估办法(试行)》,研究院认为当前正是加快推进以疾病诊疗为链条的多学科融合型临床专科的关键时期,通过业务能力的提升来加强从疾病到预防的服务导向,公立医院唯有通过新质生产力的转型,才能更好地促进日常运营与减少医疗资源的不必要消耗。图片
关于第七届绩效国考医院
实地调研课题项目介绍
图片
图片

 

中国医院绩效改革研究院积累了六届课题成果,持续拓展医院转型提升的专业分析支持工作,基于当前国家有关政策的导向与大型医院转型发展的需要推出《基于国考监测导向的专科服务能力诊断报告》,除了通过业内熟悉的《宫殿模型》来用好反馈结果,也推出《专科服务能力建设模型》来帮助医院分析当前运营情况,站稳医院定位加速提升业务能力,通过新质生产力做好“十四五”的总结,为展望“十五五”做好准备

 

重磅消息:2025优质医疗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已经正式开启。作品征集专题已在《中国医院院长》杂志官网、“中国医院院长”微信公众号上线。您可直接上方超链接,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作品征集专题页面上传您的科普作品。)

来源| 中国医院绩效改革研究院

运营|孙悦

感谢关注《中国医院院长》公众号,每天都有好内容

 

 

微信扫一扫
收藏

评论

请先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