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文章详情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尹震宇:创新赋能 探索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作者:商文 2025年09月05日 11:50 722 阅读

在深化医改的背景下,公立医院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平衡合理用药与医保控费之间的关系?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近年来以国家绩效考核指标为“指挥棒”,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创新改革,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尹震宇

“绩效考核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纲’,合理用药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尹震宇表示,医院通过严格管控药品耗材、优化运营模式、强化信息化建设等,不仅大幅降低患者就医成本,也为医院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以国考指标为纲 推动用药精细化管理

今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操作手册(2025版)的通知”,对公立医院合理用药、费用控制等提出具体考核要求,严格的国考”指标”对医院发展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尹震宇表示,中山医院将考核指标作为医院管理的“指挥棒”,尤其聚焦合理用药和耗材管控领域的改革。

“药品和耗材的不合理使用,不但影响患者的就医成本,也不利于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尹震宇介绍,用药精准是合理用药的关键,减少或合理使用效果一般的辅助类用药是防范药品滥用的一个方向。当然,这需要医生临床水平的提高以及成熟的药品管理、使用以及监督模式。

对此,中山医院采取“刚性管控+动态监测”模式:抗生素使用需符合指南,预防性用药严控使用时间;杜绝辅助用药浪费:对疗效不明确的药物进行清理;数据闭环管理:通过药学点评、处方审核、微生物检测等多维度监测用药合理性。同时,通过绩效引导医生合理用药,违规处方纳入医生电子档案,与职称晋升、评优直接挂钩……

据介绍,通过上述管理措施和绩效考核,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区域性耐药菌防控联盟成立后,基层医院药敏检测能力提升3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下降24%,到2025年上半年,医院DDDs降至29,优于国家A++标准(40),获评“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优秀单位”。

“我们希望通过建立一支具备扎实抗菌药物管理知识的专业团队,加强临床感染诊疗科室、药学、医务、感控等部门联动,形成多学科协作的工作模式。”尹震宇认为,医院积极推行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以期达到临床治疗或感染预防的最佳结果。以ICU为例,耐药菌防控体系升级后,患者死亡率下降12%(2019-2025年上半年对比数据),直接带动全院疑难危重患者收治率提升20%。

“在指南的原则性要求下,临床使用一切以患者需要为着力点。从实际效果来看,医院的门诊和住院患者人均费用也实现了明显下降,切实减轻了患者负担,也为医院长期发展注入了‘活水’。”尹震宇说。

从粗放管理到提质增效 倒逼医院“精打细算”

2025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蓝皮书发布会暨趋势交流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管理司副司长徐娜明确表示,支付方式改革目前已取得积极成效。按病种付费(DIP)基本实现全覆盖,形成全国“一盘棋”。

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按病种付费成为趋势。作为厦门市首批试点医院之一,中山医院通过精细化成本核算,扭转了过去资金不足、发展乏力的局面。

“让患者得到安全、经济、及时的治疗,让员工的价值与绩效精准匹配,实现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逐步过渡。”尹震宇坦言。为此,医院建立病种成本数据库,优化临床路径,严控不合理检查与用药。“以髋关节置换术为例,医院通过AMS团队制定标准化用药方案,单病种费用降低约1200元。到2025年上半年,医院DRG组数已达782组,覆盖率达到了98.6%”。

“医疗付费改革不是简单控费,而是推动医院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既要控成本,又要‘造活水’。”尹震宇表示,中山医院在确保服务质量的前提下,积极推广日间手术、暑期周末门诊,优化术后康复流程,缩短平均住院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医保控费、付费制度,倒逼医院精打细算,提质增效,通过探索新路径,可以更早获益。”

在这些举措的推行下,医院逐步形成了从处方审核、药学干预到感染防控和药占比优化的闭环管理,不仅降低了院内感染发生率,也缩短了平均住院日,使药占比持续下降,从2019年的32%降至到2025年上半年的28%,每年节约资金超2000万元,全部投入肿瘤精准治疗等“刀刃领域”。按照医院管理层的规划,这一数据依然有可提升空间。

面对医保控压与患者需求的双重挑战,尹震宇认为,公立医院需在公益性和可持续运营间找到平衡点。中山医院计划拓展国际医疗、商保合作等特需服务,反哺基本医疗服务。未来,国际部的运营将为这家三甲医院的再次发展创造新的市场机遇。

发力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 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临床学科的发展,目前,中山医院重点打造消化内科、普外科、骨科等国家级重点专科,并细分亚专业方向。例如,微生态中心通过菌群移植治疗疑难疾病,已形成“临床-科研-产业”转化链条。

科研方面,医院与厦门大学深度合作,引进院士、杰青等高端人才。“发展临床科研不是让医生发发论文,更要解决实际问题。”尹震宇表示,比如科研成果的转化问题、行业价值的覆盖问题等,只有这样,医院才有自己的差异化竞争力。

面对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中山医院也在加速布局。“智慧医疗建设不能纸上谈兵,我们计划投入更多精力发展人工智能,包括医疗行为、合理用药、影像识别读取以及诊断管理,当然,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要时间。”尹震宇说。

提升学科水平,打造高水平临床服务之外,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同样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另一核心要义。中山医院通过信息化建设破解“看病烦”“看病难”问题:刷脸支付全覆盖,诊室内10秒完成结算;药品配送上门,中药代煎、西药配送覆盖全岛;检查结果互认,推动区域医疗数据共享等。

从细节入手,中山医院也为市民的便利出行和就医提供方便——雨季绵长,医院备好800+车位全部向患者和家属开放。“暑期周末手术”则尽可能为患者解决就医时间问题。按照医院领导的规划,可利用资源能用尽用,为社会、市民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务。

“实现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是全体中山人的目标,我们将不遗余力,大力推进这项工作,以绩效考核为抓手,以精细化发展代替粗放式管理,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尹震宇说,“这条路没有捷径,唯有靠管理创新和技术突破。”

微信扫一扫
收藏
相关阅读
阴赪宏:在时代转折处给出医学答案
2025年04月18日 18:24
2861 阅读
饶毅教授卸任,吉训明院士接任首医校长
2025年03月18日 17:47
4331 阅读
管理 | 张国君:铭记一句话,践行一辈子
2025年03月04日 17:13
5627 阅读

评论

请先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