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 > 文章详情

精准破解耐药困局 辉瑞抗感染创新产品及数字化解决方案亮相第八届进博会

原创

作者:商文 2025年11月07日 13:40 1495 阅读



此次进博会,辉瑞携多款抗感染创新产品亮相,覆盖了从‘轻中度感染’到‘重度感染’的全线治疗需求,以应对多种微生物感染带来的挑战。辉瑞还带来了数字化展品“V-Track院内药品科学管理智能解决方案”,加强临床与药学的紧密合作,推动医院药学管理科学化、信息化,促进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

2025年11月6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多款抗感染创新产品亮相辉瑞展台,包括全球首个针对产金属β-内酰胺酶、且覆盖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细菌全酶型的新型抗菌药物思福诺®(氨曲南-阿维巴坦),首个针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新型酶抑制剂复方制剂Xacduro®(舒巴坦-度洛巴坦), 以及数字化展品“V-Track院内药品科学管理智能解决方案”等。
此外,以“智破耐药困局,AI赋能未来”为主题的抗感染诊疗论坛在辉瑞展台同步举行。来自感染、重症医学、血液、药学、微生物、影像、诊断等多个领域的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围绕碳青霉烯耐药菌(CRO)感染的临床诊疗痛点、创新药物可及,以及AI赋能下诊断优化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以推动行业迈进从“单一技术突破”向“全链条协同”的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辉瑞中国医院急症事业部总经理许德才表示,“此次进博会,辉瑞携多款抗感染创新产品亮相,覆盖了从‘轻中度感染’到‘重度感染’的全线治疗需求,以应对多种微生物感染带来的挑战。得益于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我们已有多款创新产品成功实现了展品变商品,为临床提供了亟需的抗感染精准治疗方案,及时挽救患者生命。这突显了辉瑞的创新能力,体现了辉瑞以科学创新‘为患者带来改变其生活的突破创新’的不懈努力,以及携手各方共同遏制耐药,推动医疗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实施的坚定承诺。” 

聚焦耐药危机

新型抗菌药物拓宽CRO感染治疗边界

抗菌药物耐药(AMR)是当今全球面临的最大健康威胁之一。全球因细菌耐药性相关死亡在2021年达471万人 。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50 年,每年因耐药菌感染导致的死亡人数预计将达到1000万 。

论坛嘉宾共同启动CRO诊疗新引擎

在诸多耐药菌中,碳青霉烯耐药菌(CRO)感染可供选择的药物极其有限,且所致感染医疗负担重、病死率高,对临床诊疗带来严峻挑战,常见致病菌包括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 。在202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细菌重点病原体清单中,CRE和CRAB被认为是对公共卫生构成最严重威胁的抗生素耐药的细菌病原体之一,列入关键优先级名单 。

目前我国细菌耐药形势严峻,CRO菌株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居高不下。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已升至约74% ,其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总死亡率约为42.6% 。产金属酶(MBL)的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细菌(MBL-CRE)也是具有高死亡风险的急重症多重耐药超级细菌,其在过去十年间在全球范围内的病例数显著攀升。值得注意的是,这类产金属酶的菌株,如NDM型,在大肠埃希菌等特定菌种中的占比可高达90% 。2023年我国MBL-CRE菌株在CRE菌株中占比高达39.3% ,MBL-CRE感染30天总体死亡率达29.7% 。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感染病学科带头人俞云松教授强调说:“当前临床的挑战已从单纯的‘耐药’升级为‘多重耐药且机制复杂’。CRO耐药机制极为复杂,涵盖了多种酶型,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的患者人群存在差异,CRO产酶类型也有所不同,极大增加了临床的治疗难度。面对复杂的CRO感染,尤其是MBL-CRE的菌株,其可水解并导致几乎所有抗菌药无效,致使临床治疗陷入了‘无药可选’的困境。

今年,新型抗菌药物的上市为临床带来了全新突破,其中氨曲南-阿维巴坦凭借其对CRE全酶型的覆盖能力,特别是对产金属酶CRE菌株近100%的敏感率,有效解决了MBL-CRE的治疗难题;舒巴坦-度洛巴坦针对CRAB感染,ATTACK三期研究数据显示,较多黏菌素组,两组死亡率差异13.2% ,舒巴坦-度洛巴坦组的微生物清除率较多黏菌素组高出26%,为这一高耐药菌感染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这些新型抗菌药物为临床提供了精准、高效对抗CRO感染的新治疗方案,有助于遏制这类‘超级细菌’的进一步扩散。” 

临床针对CRO感染的药物选择有限,传统治疗方案存在酶型覆盖不全、肺部穿透力差、肾毒性高等局限性。从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PK/PD)来看,新型抗菌药物的上市为临床提供了针对全耐药和重症感染患者精准治疗的“新武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胡炯教授表示,“血液肿瘤患者细菌、真菌及病毒等病原体感染的发生率高达60% 。对于血液科患者,尤其是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患者,CRO感染是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隐匿、进展迅猛、死亡率极高的特点。感染防控已成为影响血液疾病治疗连续性和生存质量的关键因素。氨曲南-阿维巴坦借CRE全酶型覆盖优势,特别适合有CRE感染高危因素的经验性治疗;舒巴坦-度洛巴坦则对CRAB感染展现出快速起效和良好安全性。血液病患者初始治疗需综合评估其危险分层及耐药危险因素,并应考虑国内最新的耐药菌流调数据,针对高危人群合理采用早期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据悉,2025年1月,新型抗菌药物Xacduro®在我国实现临床可及,标志着目前首个且唯一专门针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开发的新型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正式惠及中国患者。2025年6月,新型抗菌药物思福诺®作为首个针对产金属酶耐药菌、且覆盖CRE全酶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标志着我国在应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治疗领域迎来突破性进展。

AI赋能

推动抗感染诊疗“更快、更准、更智能”

新型抗菌药物研发上市,可以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并最大化患者获益。早期精准抗菌治疗是降低死亡风险的有效干预措施,而病原体的早期识别和精准诊断是实现精准治疗的前提 。在耐药菌感染日益严峻的背景下,AI技术正突破传统诊断局限,为抗感染诊疗带来“效率与精度”的双重革新。

智汇之声:AI 赋能抗感染精准诊疗圆桌访谈

血液肿瘤患者在经历化疗、放疗、免疫治疗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后,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缺陷,病情发展迅速、治疗窗口窄,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取得病原学相关结果包括酶型检测来指导临床用药,快速准确定位感染,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而目前,通过病原学、影像学判断血液病感染患者的感染菌,常常无法准确定位感染类别,经验性治疗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副主任李勇刚教授一直深耕在AI辅助诊断肺部感染领域,介绍了他们主导开发的“基于胸部CT的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通过对海量已确诊的感染病例影像进行训练,学会了从这些看似非特异性的影像中提取人眼难以察觉的细微特征差异,从而实现对感染病原体的高精度鉴别。目前,这一模型已在全国6家大型医院投入临床使用。“在患者常规检查的基础上,AI可基于大数据相对精确和快速地定位感染类别,有助于感染的快速治疗。尤其在难以决策感染类型、无法精准用药时,AI可即刻识别CT,做出辅助诊断决策,为临床决策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客观参考,增强临床医生选择精准抗感染方案的信心,提升合理用药水平。”

人工智能肺部感染影像辅助诊断系统2.0版本智慧启航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智慧ICU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学科主任蔡洪流教授对此介绍,“在临床实践中,重症智能AI工具既能作为监测助理,对重症患者进行全时段监测,不分昼夜、持续不断地关注每位重症患者,弥补人力局限,实现了数据物联及全景分析;也能充当诊疗助理,可以精准预警,提供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指引标准化操作,实现了AI预警与治疗导航;此外,通过将全球知识与本院实践深度结合,辅助临床决策,提升了诊疗规范化、同质化、个性化。该系统有力地促进了医疗行为的标准化与个性化统一,为大型医院ICU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范式。

现场嘉宾共启智慧重症(RRC)新纪元

此次进博会,辉瑞在抗感染领域也带来了数字化展品“V-Track院内药品科学管理智能解决方案”。辉瑞智慧医疗创新中心总经理王飞表示,“V-Track院内药品科学管理智能解决方案’由辉瑞和浙江大学合作开发,根据国家医保药品分类与代码数据编写药品数据库,运用集采管理信息化软件或模块,建立科学的用药目录,以提升不同患者群的合理用药,加强临床与药学的紧密合作,推动医院药学管理科学化、信息化,促进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接下来,我们也将持续与社会各界进行创新合作,用数字技术赋能医疗领域新发展,携手共创,健康中国!”

此次进博会,辉瑞也展示了与政府有关部门,医疗机构等创新合作所取得的成果,支持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耐药评价专家委员会、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全国医疗机构感染监测网、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全国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监测平台(简称“五网一会”)发起的“遏制微生物耐药监测评价体系建设项目”,助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体系,并为全球微生物耐药防控与卫生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图片

编辑|孙悦

感谢关注《中国医院院长》公众号,每天都有好内容

 

微信扫一扫
收藏

评论

请先后发表评论~